疼痛不再忍5招对抗慢性疼痛
2017-4-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美国医生保罗·布兰德说:“疼痛是上帝给人的礼物。”诚然,漫长的人生要感受许多疼痛,而这些疼痛是不是都必须忍耐?专家教你如何拒绝疼痛。
不同疼痛治法不同
※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止痛药大致可分为非甾体消炎止痛药和阿片类药物两类。能在药店里买到的非处方止痛药就属于前者;杜冷丁、吗啡等属于后者,是特管药。
※神经阻滞(化学、物理):适用于末梢神经炎、关节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功能性头痛、肌肉痛及肌痉挛面神经麻痹、周围神经损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手术后疤痕粘连等。
※神经刺激疗法(脊髓、颅内、外周):适用于软组织和运动系统疼痛、周围神经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神经炎、神经根病变、周围血管性疾病、偏头痛、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病。
※小针刀疗法:这是一种中医传统针刺与现代手术相结合的疗法。适用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网球肘、膝关节骨刺、跟骨痛、腱鞘炎、各部位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症、偏头痛、眩晕症、颈腰椎术后综合征等。
※物理疗法(光、电、声、医疗体育等):电、磁、声、光、热、力、冷、水、日光、泥、海水等,都具有缓解疼痛作用。
※心理治疗:疼痛与心理因素关系密切,与抑郁的关系更为密切。慢性疼痛伴有抑郁情绪,顽固性疼痛的患者,应予心理治疗。
※中医、针灸疗法:这一点,和中医科治疗的方法基本一致。
哪些人需要就诊疼痛科
疼痛原因及科室归属尚不清楚的疼痛。不少疼痛患者,经过长时间的检查却查不出引起疼痛的原因或科室归属不清楚,这时应直接就诊疼痛科。
无特效治疗方法的疼痛。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截肢术后幻肢痛,均需到疼痛科治疗。
不具备手术条件的颈肩腰腿痛。如某些无手术适应证的颈椎病、肩周炎、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膝关节炎、肌筋膜综合征和骨质疏松症等。
某些慢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所引起的疼痛。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
血管管道痉挛栓塞引起的疼痛。如雷诺病、贝格病、心绞痛、胆管结石、输尿管结石等引起的剧烈疼痛,疼痛科的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也可起到治疗疾病的协同作用。
神经源性疼痛。即由于神经系统的原发性病变或功能障碍引起的疼痛,如中枢痛、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等。
癌性疼痛。在抗癌治疗的同时或完成抗癌治疗后仍存在的疼痛,需采用疼痛科特效的镇痛措施进行治疗。
5招对抗慢性疼痛
与明显的伤口及特定的疾病不同,慢性疼痛更加折磨人,因为慢性疼痛患者身上不一定能找到有损伤的地方,发病的原因也不好判断,想要治疗更是难上加难。不过,我们还是有一些方法能够抑制住疼痛感,给患者带来些许的缓冲的。例如:
1.练瑜伽
要求大家通过瑜伽把身体扭成各种几何形状,同时进行冥想,此举不仅能够锻炼患者的韧带,还能缓解疼痛的症状。这一点得到了科学家的赞同:有人推断,瑜伽能从生理上改变人对疼痛的感受,并减少神经系统的活动,降低心率。
事实根据:
年,美国俄勒冈州健康科学大学的临床健康心理学家詹姆斯·卡尔森开展了一项对照实验,53名患有纤维肌痛的女性参与其中。卡尔森等人发现,被随机分派接受瑜伽训练的患者,8个月后身上出现的纤维肌痛症状减轻了——她们身上的疼痛感和疲劳感减弱,情绪得到改善,处理问题时的策略也变得积极向上。还有一些研究表明,练习瑜伽后,人身上标志着炎症和压力的生物学标记减少了。不过,卡尔森提醒道,现有的证据并不足以说明瑜伽是缓解疼痛的原因。
2.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个心理学疗法,要求患者检讨自身的想法和感受对行为产生的影响。科学家们最近发现,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控制疼痛。加拿大多伦多西部研究所的神经科学家卡琳·戴维斯说:“在过去10年间,人人都在谈论认知行为疗法。”如果在正确的引导下掌握了该疗法的技巧,患者或许能够控制住身体的疼痛感。
事实根据:
年,德国马尔堡菲利普大学的心理学家朱莉娅·安娜·格罗姆碧韦司奇及同事对23项关于认知行为疗法的研究进行了汇总分析,这些研究涉及的实验对象总数达到左右。朱莉娅的结论是,用认知行为疗法来缓解纤维肌痛的话,效果优于其他心理学疗法。戴维斯说:“有研究表明,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后,大脑确实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不过,认知行为疗法的具体效果是因人而异的。”
3.抗抑郁剂
抗抑郁药主要是用来治疗抑郁症等情绪失常问题的,不过也有研究显示,抗抑郁药或许也能缓解神经疼痛、头痛、腰背疼痛、纤维肌痛等症状。总体来说,大部分抗抑郁药可以影响大脑中的神经递质,阻断痛感信号的传输。
事实根据:
不同的抗抑郁药对疼痛感的影响不同。有研究称,“三环类”抗抑郁药对治疗神经性疼痛有奇效。年,芬兰医院的肿瘤学家蒂纳·萨多等人汇总了60余次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在这些随机试验中31种抗抑郁剂被用来治疗神经性疼痛。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三环类抗抑郁药及万拉法新(英文名venlafaxine,属于五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可为三分之一的患者缓解部分疼痛。
4.深度脑刺激
医生有时会故意损毁特定大脑区域的组织,以此来治疗多种疼痛,这个方法已经存在几十年了。上世纪90年代,一种伤害性较低的技术——“深度脑刺激”取代了这种方法。深度脑刺激需要使用电极,通过手术将电极插入大脑中间位置、负责调控疼痛感的区域,另有一个起搏器被植入患者胸部;起搏器与电极之间有电线连接,可向电极处传递电脉冲,改变电极附近神经元的活动。
事实根据:
年,英医院的神经科学家桑德拉·博卡德等人发现,深度脑刺激可以缓解多种疼痛现象,如中风后发生的疼痛、头痛、幻肢痛等等。针对59名患者的调查问卷显示,他们接受深度脑刺激后,66%的人病情有所改善。这种疗法对治疗幻肢痛的效果最好,不少科学家都在进行相关技术的研究,但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并未批准用深度脑刺激来治疗慢性疼痛。
5.交感神经切除术
交感神经沿着脊柱,一直从头骨下方延伸到尾椎骨处。如果这个信号传递的“高速公路”受到了破坏,全身都会收到它发出的疼痛信号。医生可以通过手术或用药的方法来抑制这种疼痛,比如移除交感神经链条中的一小部分神经元,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这就是交感神经切除术,它在上世纪80、90代最为流行,时至今日也有人使用。
事实根据:
科学家都认同交感神经系统的失常会导致慢性疼痛,但是他们对交感神经切除术的态度并不统一。针对此手术的严谨的科学研究并不多,而且手术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但是一些研究者还是很推崇其效果。年,英国麻醉师帕拉杉斯·马吉纳斯发表的一篇研究算是较为严谨的一项,文章称通过注射麻醉剂或用无线电波加热的方法来进行交感神经切除术后,患者的疼痛感降低了50%-75%,效果可持续4个月以上。
哪里中医治疗白癜风北京哪个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