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您知道多少
2017-4-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异烟肼
1有轻度胃肠道反应,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及便秘等,孕妇慎用。
2常有周围神经炎。
3有肝损害,肝功能不良者忌用。
4过敏反应,可出现药物热及皮疹。
5血液系统症状:贫血、白细胞减少、嗜酸细胞增多。
6内分泌失调、男子女性化乳房、泌乳、月经不调、阳痿等。
利福平
1、消化道反应最为多见,口服本品后可出现厌食、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7%~4.0%,但均能耐受。
2、肝毒性为本品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约1%。在疗程最初数周内,少数患者可出现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肝肿大和黄疸,大多为无症状的血清氨基转移酶一过性升高,在疗程中可自行恢复,老年人、酗酒者、营养不良、原有肝病或其他因素造成肝功能异常者较易发生。3、变态反应:大剂量间歇疗法后偶可出现"流感样症候群",表现为畏寒、寒战、发热、不适、呼吸困难、头昏、嗜睡及肌肉疼痛等,发生频率与剂量大小及间歇时间有明显关系。偶可发生急性溶血或肾功能衰竭,目前认为其产生机制属过敏反应。
4、其他患者服用本品后,大小便、唾液、痰液、泪液等可呈橘红色。偶见白细胞减少、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头痛、眩晕、视力障碍等。
乙胺丁醇
1、视觉神经炎。主要在应用剂量较大的病人中出现,可以有视物模糊,视物时出现中心盲点,视野(视物范围)缩小等。
2、胃肠道不适,食欲减退,肝功能出现异常,有的还可以有过敏性皮炎及肌肉酸痛和关节疼痛。
3、有时会影响肾脏功能,对于孕妇、婴幼儿及有癫痫的病人要谨慎使用,用前最好作有关检查,用时要严密观察副反应的出现,对于严重的副反应,应该在医师的指导下及时停药。
吡嗪酰胺
1、肝脏损害最常见,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故肝功能不良者及3岁以下小儿禁用。
2、可致关节痛,症状如痛风,有痛风素质的病人忌用。
3、过敏反应,偶见发热及皮疹,甚至可出现黄疸。
4、皮肤反应,个别对光敏感,皮肤暴光部位呈鲜红棕色。长期服药者,皮肤呈古铜色,停药后可渐恢复。
5、胃肠道反应,有食欲不振、恶心及呕吐等。
链霉素、阿米卡星类
主要有听力下降,前庭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表现为眩晕,共济失调,肾功能指标上升等,一旦出现必须停用。
专家提示:医院感染科主任、结核病治疗专家吴激波主任医师提示:结核病必须按时按量严格规律服药,上述的不良反应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但出现时一定要及时向医生反馈,在医生的指导下停药。
北京医治白癜风医院有治好白癜风的患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