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猫脸看起来像恐怖片,是什么病这么厉害

2020-8-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这只猫脸看起来像恐怖片,是什么病这么厉害?

SarahSteen,DVM

CrittersWithoutLitters

Bakersfield,California

LisaM.Pohlman,DVM,MS,DACVP

KansasStateUniversity

宠医客编译,如需转载请与宠医客联系

Nonose是加州贝克斯菲尔德一只雄性未绝育的社区流浪猫,估计年龄在3到5岁之间。照顾它的好心人说,猫面部有一个慢性逐渐恶化的病变,呼吸噪音大,可直接听见,已经持续约1年时间。面部病变部位有时可看到结痂(图1),有时是开放性出血伤口(图2),两种状态之间交替。据当地居民说,这只流浪猫已经在这一带生活多年,没有主人。有几个人给它喂食,但始终无法接触到它。后来终于捉住这只流浪猫,送往当地一家动物诊所来诊断疾病和严重程度。

图1:这是猫被抓住前35天的照片,有一个溃烂并结痂的巨大病灶。它会吃别人提供的食物,但在拍摄这张照片时,它没有吃陷阱中的食物。图片来自FrankieCowan

图2:猫被捉住后立即送到诊所。可见一个延伸进入口腔的洞(箭头)。

体检

肉眼观察猫活泼且警觉,呼吸时有严重鼾声,主观判断猫吸气努力更费力。在运输过程及诊所中没有发现张口呼吸的情况。面部有大面积病灶,从内眼角一直沿前额延伸到上嘴唇边缘上方。病灶范围内,无法看到正常的皮肤毛发、鼻镜和鼻孔。猫看起来还拥有视觉,精神状态也没有问题。

诊断

猫麻醉后做进一步检查。病灶表面是一种闪亮的血色凝胶状的物质(图3),用纱布擦拭后暴露出骨头和软骨。该全层病变穿透左上唇并延伸至口腔,在口腔内形成一个洞(图2)。病变的增殖特性很可能已经直接阻碍了猫正前方的视线。清创之后已经可以观察到鼻腔,但只有暴露的鼻骨和软骨而不是正常鼻镜。所有上腭切齿均缺失,所有剩余牙齿的周围牙龈和硬腭均受影响,出现弥漫性的红斑和少量凝胶物质(图4)。

图3:整个病变的特写(左边为额头,右边为嘴)。病变阻挡了右眼的视线。

图4:口腔照片。病变延伸到口腔。可以看到所有上切齿都缺失,而且硬腭前端也受到影响(箭头)。

由于面部组织破坏严重、预后差,且该猫是流浪猫,最终选择安乐死。安乐死前采集血液样本用做FeLV/FIV检测。结果为阴性。同时还采集病变组织的压片做细胞学检查(图5)。

玻片上可见大量圆至卵圆形的、蓝色至粉色的真菌结构,直径为3-12微米。这些结构被一个厚而透明的被膜包围着,该微生物整体直径达到5到20微米。可观察到这些微生物为窄基出芽。在这些微生物群中有大号的通常是空泡状的巨噬细胞,偶尔含有一个或多个酵母结构(图5)。

图5:鼻腔病变压片。可以看到真菌微生物的窄基出芽(实心箭头)。偶尔可见包含一个或多个酵母菌结构(星号)的巨噬细胞(虚线箭头)。

诊断

隐球菌病

讨论

隐球菌感染在世界各地的各种物种中都有。美国最常发生的地区是加利福尼亚州和太平洋西北部。担孢子通常存在于土壤或禽类粪便中,感染途径通常为吸入,但也可以通过担孢子直接接触开放伤口。孵化期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

尽管没有确定这只猫感染的菌种定,但加利福尼亚州大多数猫隐球菌病感染的都是格特隐球菌(Cryptococcusgattii)的VGIII基因型,少数感染的是格特隐球菌VGII基因型。犬和人的隐球菌病最常见的病原体是新生隐球菌格鲁比变种(Cryptococcusneoformansvargrubii);在美国,猫很少感染格鲁比变种。

猫隐球菌病通常是慢性的,无论担孢子的主要感染途径是什么,都表现为鼻腔粘膜病变。这只猫的血色凝胶状肿块是隐球菌病的一个典型特征,代表有多糖荚膜的存在。同时也可能观察到脑膜脑炎、脑肉芽肿、脉络膜视网膜炎、视神经炎、葡萄膜炎和其他病变。

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能否成功取决于感染的类型和程度、宿主免疫功能和隐球菌菌株类型。治疗感染需要长时间疗程,并且抗真菌药耐药性很常见,建议先进行真菌培养。猫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氟康唑(每12小时10mg/kg,PO)和伊曲康唑(每24小时5-10mg/kg,PO)。

氟康唑具有良好的脑、眼、尿路组织渗透性,且价格较低,是首选的抗真菌药物。如果动物对氟氯唑治疗没有反应,这也是格特隐球菌感染的常见情况,伊曲康唑可能会有用。但是在严重的弥漫性感染病例中,可能需要包括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在内的多种药物联合用药。治疗期间应持续对肝酶做实验室监测,因为唑类药物可能有肝毒性。

一旦确诊为隐球菌病,医生应立即与主人沟通,说明长期治疗用药和实验室监测的费用,强调主人和宠物共同配合长期口服用药治疗的重要性,若配合度差,疾病有很大几率复发。主人配合程度是治愈的关键。

治疗是否成功可以通过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和血清抗原滴度(至少每个月测量一次)来衡量。治疗应持续到抗原滴度为0。建议疾病治愈后继续抗原滴度监测,间隔3-6个月,因为及早发现复发可以缩短重复治疗的时间。

治疗方法总结

?治疗开始前推荐做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这会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抗真菌疗法,并帮助判断预后。

?唑类药物是治疗的首选,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最常用于猫。

?手术切除肿块或减瘤术有助于减少抗真菌治疗所需的时间,增加治愈可能,但有些病变的位置可能会无法手术。

?治疗应持续到临床症状消失且真菌抗原滴度为0。

?据统计,抗真菌治疗疗程从2个月到18个月不等,平均4~6个月。

临床实践重点

?在临床上,细胞学检查经常是隐球菌病的初步诊断方法。

?虽然人隐球菌病更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但在猫中,FeLV、FIV似乎并没有在猫隐球菌感染中发挥作用。但是隐球菌与FIV、FeLV的共同存在可能会影响治疗反应和整体预后。

?隐球菌病可在吸入环境中的担子孢子后发生,被感染的动物不具有传染性。

?年轻的成年猫感染风险更高,猫感染的平均年龄为6岁。所有年龄的猫都有几率感染。

?主人和动物的依从性、治疗的持续时间和相关费用会影响治疗效果。

?如果治疗得当,鼻部和皮肤病变预后良好。如果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或眼部疾病,则治疗效果一般较差。

医院连锁培训主管王瑞强医生对宠医客ISVPS外科课程评价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ISVPS皮肤专科课程

爱宠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qqxpf.com/jbzz/120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